武宣招商引资
武宣县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,东邻桂平市,南靠贵港市,西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,北连柳州市,是重要的交通枢纽。全县总人口42万人,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。北回归线贯穿其中,属于亚热带气候区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9.9小时,常年平均气温21.2℃,无霜期达330天以上,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,是一个气候温和、光照充足、土地肥沃、资源丰富、环境宜人的好地方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、矿产资源、旅游资源。全县共有233万亩土地用于农、林、牧、渔业生产。县境内蕴藏铅、锌、石灰石、铁、锰、重晶石、滑石、 白云石、方解石、页岩石、草化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。有百崖大峡谷、八仙天池、犀牛岩、五马拦江、武宣文庙等一批著名的风景旅游景点。武宣县 - 概况八仙天池武宣,又称仙城,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,是重要的交通枢纽。武宣县辖12个乡镇,人口总数41.58万,有壮、苗、侗等少数民族26.83万人。黔江河属珠江水系,绕县城而过,上接柳江、红水河,下与西江交汇直通珠江三角洲,素有“黄金水道”之称。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:锰、锌、铅、石灰石、重晶石、白云石等25种,探明大、中、小型矿床、矿点68个,其中,桐岭盘龙铅锌矿床储量达600万吨以上,为“八五”以来广西发现的第二个中型以上铅锌矿床。主要旅游景点有百崖峡谷、八仙天池、文庙等,其中百崖大峡谷属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。该县按照“工业强县、农业稳县、科教兴县、商贸旅游活县”的发展思路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积极推进工业化、农业产业、城镇化进程,县域经济不断增强。2006年,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.89亿元,比1996年14.73亿元增加10.16亿元;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.7336亿元,比1996年0.885亿元增加 亿元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.05亿元,比1996年1.41亿元增加5.64亿元;农民人均纯收入2663元,比1996年的1691元增加972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3元,比上年增长18.71%。在全区县域经济综合评比中,2005、2006年度连续两年荣获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。该县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制糖、矿冶、农产品加工和轻纺加工等四大产业为主。蔗糖业作为该县支柱产业,县内两家制糖企业,日榨能力达12000吨,2006/2007进厂原料蔗165万吨。为发展壮大蔗糖产业,该县先后引进了食用酒精项目、蔗渣纸浆生和生态复合肥等项目,蔗糖产业链不断延伸,综合效益不断提高。农业方面,重点发展以蔗糖、优质谷、畜牧、食用菌、水果和茶叶等为主六大特色产业,其中甘蔗种植面积36万亩;粮食种植面积50.8万亩;食用菌发展迅猛,2006年种植250万平方米,成为来宾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。武宣县 - 行政区划武宣县地图2000年,武宣县辖7个镇、6个乡:武宣镇、黄茆镇、二塘镇、东乡镇、三里镇、桐岭镇、通挽镇、新龙乡、河马乡、马步乡、思灵乡、禄新乡、金鸡乡。2003年,新龙乡与桐岭镇合并为桐岭镇。2005年,马步乡、河马乡分别并入武宣镇和东乡镇。武宣县辖7个镇、3个乡:武宣镇、桐岭镇、通挽镇、东乡镇、三里镇、二塘镇、黄茆镇、禄新乡、思灵乡、金鸡乡。共有6个社区、142个行政村。武宣县 - 地理条件位置与面积武宣县百崖大峡谷武宣县位于广西中部,来宾市东南部,地处北纬23°19'-23°56',东经109°27'-109°46'。东北面与金秀县为界,西南面与桂平市、贵港市毗邻,西面与来宾市兴宾区接壤,北面与象州县交界。行政区域面积为1739.4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55.11万亩,其中水田21.72万亩,旱地33.39万亩。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7.57万亩,机电排灌面积1.185万亩。地形地貌武宣县四面环山,黔江河由西向东将全县隔为南片、北片,209国道又将全县划为东西两片,在全县260万亩土地面积中,低山78.20万亩,占30%;中山12.62万亩,占4.85%;丘陵55.74万亩,占21.44%,小平原107.69万亩,占41.42%。气候武宣县地处低纬度,北回归线横贯桐岭镇和思灵乡,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。年日照率为39%,年平均气温21.2℃,平均年降雨量1291.7毫米。光热丰富,雨量充沛;冬温较高,偶有霜雪。地资源、水资源较为丰富,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。武宣县 - 自然资源黔江河矿产资源 武宣县矿产资源丰富,品种多,储量大,质量好。主要矿种有铅、锌、石灰石、铁、锰、硫铁矿、重晶石、滑石、水晶、大理石、方解石、黄金、高岭土、硅石等。其中石灰石储量为2000亿吨,仅武宣镇土番山、寨山(距县水泥厂1.2-2公里)的1级石灰石储量就达1.95亿吨,主要化学成份含量为:CaO,54%-55%;Fe2O3,0.12%;SiO2,0.13%。烧石量为43.37%,灰份为42.85,其中CaO与MgO的比值大于51.5。水电资源 武宣县城自来水日供水能力6.6万吨,第一期工程日供水2.1万吨已运行使用。目前县城日用量仅达6500-8000吨。生活用水1.36元/吨,基建用水1.63/吨,营业用水1.73元/吨。县城已建成110KV变电站一座。目前,我县尚有10000KW的供电容量可提供使用。供电价格:大工业基本电价(变压器基价)为13元/KVA/月,1-10KV电度电价丰水期0.392元/度,枯水期0.516元/度;35KV及以下电度电价丰水期0.380元/度,枯水期0.498元/度。农业资源 武宣县耕地总面积3.5万公倾,粮食播种面积3.82万公倾,有林面积5.82万公倾。主要作物有:优质谷28万亩,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;甘蔗25万亩,是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;水果16万亩,主要品种有龙眼、牛心柿、巨峰葡萄、大果枇杷等;食用菌73万平方米,是来宾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;优质茶叶7000亩,年产优茶叶70万斤。另外,武宣还是广西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。武宣县 - 经济建设武宣县十六大以来,武宣县实施“工业强县、农业稳县、科教兴县、商贸旅游活县”的发展战略,以开放思维谋划县域经济,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,扬帆搏浪,志在腾飞,使全县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:2002年,全县财政收入仅9243万元,到2006年就突破亿元达1.7336亿元,增长87.6%,年均增长17.0%;2006年完成GDP24.89亿元,比2002年增长43.8%,并且连续荣获2005、2006年度 “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”称号。一、以工业发展为主攻方向,把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。“以工业发展为主攻方向,把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,武宣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。”县委书记彭进瑜多次在大会上提出。目前,全县制糖、纺织、建材、矿产业、木材加工业成为主推经济发展力量,蔗糖业形成“制糖—酒精—生态肥—纸浆”产业链、矿产业形成“采选—加工—冶炼”产业链、林产业形成“造林—木材加工—胶合板—家具”产业链和轻纺业形成以制衣水洗项目带动纺织、服装加工产业群的“三链一群”的工业格局。招商项目入驻呈现工业项目多、大项目多、资源型项目多和投资见效快“三多一快”的特点,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6亿元,同比增28%,其中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28个,工业项目总投资7.89亿元。按照集成配套、功能完备、区划合理建成的黔江工业园区和河西工业园区。一个个科技含量高、产业关联度大、回报率强、集聚效应明显的环保型企业纷纷落户园区。总投资2.3亿元的广西长林公司落户河西工业园区,成为该县林业企业龙头。二、该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,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,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。全县形成了优质谷、甘蔗、食用菌、茶叶、水果、畜牧养殖等六大特色产业,并加大木薯和桑蚕业的发展,逐步形成了“一乡多品、一村一品”的发展格局,建成了一条以国道209沿线7个乡镇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带。其中食用菌种植突破200万平方米,实现菇农人均增收400多元,是全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。双髻龙茶、双胞菇、水牛奶、胭脂李等一批农产品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。同时以二塘镇樟村、三里镇灵湖、武台民族文化村为试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,其中投资700多万元建成二塘樟村西江槽蔗区水利灌溉工程,灌溉甘蔗1万多亩,被称为“现代水利长城”。该县从“双零”就业工作入手,狠抓劳务经济,目前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7.83万人,年内可创收4.33亿元,形成了具有武宣特色的“培训—输出—成才—致富”的劳务输出品牌。武宣县 - 社会事业武宣县以人为本,关注民生,结合“城乡清洁工程”,新扩建了马鞍山文体广场,成为居民早晚休闲的好去处。高立山商贸步行街、华奇国际大酒店、鸿福鑫城、建材鸿城、武宣商贸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遍布县城各个角落,激活了商贸,拉动经济发展。2007年,全县城镇投资4.65亿元,同比增85.3%;县城人口已由2002年的5万多人猛增到如今的7万多人,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.41亿元,同比增17.1%。同时,全县水、电供应充足,基本实现村村通闭路电视、通公路、通电话,目前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.55亿元,同比增24%;77.23%的农民参加“新农合”,医疗保健进一步改善;“两基”教育稳步推进,农民素质明显提高,全县人民安居乐业,各项事业欣欣向荣。2006年全县共有小学144所,教学点22个,小学生35757人;幼儿园34所,幼儿班、学前班共280个,在园(班)幼儿7546人;特教学校1所,在校生16人;普通初中19所,初中生21244人;普通高中3所,高中生4368人;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,学生1732人;教师进修学校1所,在校幼师班学生150人。武宣县 - 交通通讯陆路方面:209国道线贯穿全县8个乡镇。来宾至武宣二级公路已完工通车,从武宣县城到达桂柳高速公路来宾入口处64公里,从武宣县城到首府南宁230公里。武宣公路交通便捷,国道209线纵穿全境,武宣-平南二级公路己基本竣工,武宣至广州的路程缩短了120公里;广西高速公路"四纵三横"的网络规划建设中,有一纵(即三江--北海)一横(即平果--梧州) 在武宣交叉形成"十"字网络;另外,己建成和正在建的一纵(即武宣--平南)一横(柳州--武宣--贵港)二级公路也在武宣交叉形成"十"字交通网络。两个"十"字交通网络交织让武宣成为广西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。水路方面:有"黄金水道"之称的黔江水道绕武宣县城而过,上通柳州,下达广州、香港,港口常年可泊300-1000吨级船舶,四季皆可通航,是桂中地区水路物资的集散地。县"十一五"规划己把武宣定位为"桂中内河港口城市",黔江新码头被列入规划建设中。通讯 全县万门直拨程控电话已开通,可直拨全国各地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。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网络覆盖全县各乡镇,网络通讯发达。武宣县 - 面积人口武宣县行政区域面积为1739.4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55.11万亩,其中水田21.72万亩,旱地33.39万亩。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7.57万亩,机电排灌面积1.185万亩。武宣县辖12个乡镇,142个村民委,6个居委会,2个区直单位(黔江实业总公司、武宣种畜场)。人口总数41.58万,其中农业人口37.0万,农业劳动力22.88万。有壮、苗、侗等少数民族26.83万人。全县约有6.6万人的剩余劳动力,年劳务输出人数约3万人,劳动力资源丰富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全县总人口347794人,其中各乡镇人口(人):武宣镇45005;桐岭镇29472;通挽镇30904;东乡镇24869;三里镇39258;二塘镇42988;黄茆镇23439;马步乡13539;禄新乡31828;思灵乡20456;新龙乡14834;河马乡15041;金鸡乡16161。武宣县 - 旅游服务武宣县旅游资源差异性大,特色浓,空间布局合理,县境内可组成多条旅游线路,与境外可构成多种旅游专线。主要景区、景点有百崖大峡谷、八仙天池、大藤峡、犀牛岩、文庙等。百崖大峡谷,百崖大峡谷为广西区级风景名胜区,位于来宾市武宣县河马乡境内,距县城38公里。属典型的丹霞地貌,百崖大峡谷景区内林木葱郁、怪石嵯峨;古藤悬吊、百卉溢香;清溪流泻、常年不竭。水质属不含任何杂质的淡泉水,有洁肤美容、增强食欲、排除体内杂物的健美功能。原始森林内,有晰蜴、猿猴、娃娃鱼等珍稀动物和桫椤、红椎、白椎、香花木、观光木等名贵树种。年平均气温16—24℃,氧分充足,负离子高,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避暑和疗养胜地。主要景点有“天女撒花瀑”、“鸳鸯瀑”、“西王瀑”、“天王瀑”还有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故居遗址。八仙天池,八仙天池位于武宣县黄肇熙庄园马步乡官禄村旁八仙山间,距离县城6公里,山体呈圆形,面积约2平方公里,海拔313米,四周环列八座山峰。八仙山四面空荡,在高出地面68米的山腰中,有一池天然碧水,似“八仙托玉盘”,故称八仙天池,又名八仙潭、龙潭、仙湖、神秘湖。八仙天池是广西唯一仅有的天池,长约150米,宽约100米,水深约10米,雨不盈,旱不涸,水清无尘,味甘可饮。池的四周岸边群山,满是蒙络披拂的青树翠蔓和丰盛郁茂的芳草繁花。附近还有不少群峰美景,如猴王观景、秀才探榜、独峰竞秀、卫士峰、骆驼峰、海豹峰等。大藤峡,大藤峡位于桂平城区西北约8公里的黔江下游,是广西境内最大最长的峡谷。主要景点有弩滩,石鸡、石狗、石鼓,崖壁石刻“敕赐永通峡”大字,侯大苟像,碧滩都城,九层楼,雨丝洞,金银潭,铜鼓冲 。犀牛岩,长10多公里,溶洞内钟乳千姿百态,景色迷人。文庙,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始建于明宣德六年(1431)年,占地5000多平方米,是广西最大、现存较好的文庙之一。黄肇熙庄园 , 是广西最大的地主庄园,位于武宣县二塘乡樟村,距县城13公里。黄肇熙曾任柳州统税局长和广西第四军司令官(陆军少将),于民国2年(1913年)从广东请来工匠开始修建庄园,于民国31年全部建成,历时29载。庄园占地面积160亩,共有房屋199间,呈四方集群状,左右严格对称,布局完整,功能齐全,气势庄严肃穆,环境优雅迷人,为中国传统的庄园院落式建筑。有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。整座建筑环境优雅,景色迷人。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